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术讲座】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杏利副教授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10  作者:jingji  点击:

2025年4月9日下午3:30,经济与管理学院张杏利副教授在5教101教室为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教研室同行及新入职教师带来了一场题为“从农村幸福院看互助养老:政策与现实的碰撞及启示”的学术讲座。讲座聚焦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现状,深入探讨政策设计与现实落地的多重矛盾,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提供了理论启示与实践方向。

张老师从农村幸福院的建设背景出发,指出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因经济压力、代际矛盾及少子化趋势逐渐弱化,互助养老成为政策破局的关键切入点。自2012年河北肥乡区试点经验推广以来,幸福院在全国快速铺开,但实际运营却面临“空壳化”困境。多数幸福院因资金不足、管理缺位沦为摆设,资源浪费问题引发社会关注。她指出,“政策推进需从‘指标化建设’转向‘可持续运营’,避免基层应付式执行”。

随后,张老师通过“结构脱嵌”“文化脱嵌”“社会脱嵌”三个维度剖析政策与现实的冲突。她谈到,基层政府将幸福院建设视为政治任务,忽视运营支持,导致设施闲置;农村老人受传统孝道观念影响,难以接受“付费养老”或“院舍养老”,政策设计与实际需求严重脱节;社会组织参与不足、政策支持缺位则加剧了服务供给的脆弱性。以B社区和G社区的案例为例,社会力量虽能短期缓解问题,但缺乏长效机制支撑,难以持续。

针对现存问题,张老师提出未来互助养老需立足“内生动力激发”。她建议通过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建立可持续资金机制、强化政策引导等方式,推动幸福院从“政府主导”转向“村民共治”。同时,应探索多元化服务模式,如养老合作社、邻里互助等,并引入科技手段提升效率。她呼吁政府、社会与家庭协同合作,构建“边界外移”的养老格局,转变传统养老观念,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提质增效。讲座尾声,现场师生围绕“农村养老观念转变路径”“社会组织参与激励机制”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讲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为农村互助养老研究开拓了新视角,也为大家理解基层治理复杂性提供了重要参考。


上一条:【学业导师】导师引领,解锁国贸学子学业进阶密码

下一条:【学术讲座】经济与管理学院韩雅鸣副教授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学院路8号

 电话:0354-5503622 邮编:030800 

晋ICP备10201225晋公网安备 14072602000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