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术讲座】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林霞副教授开展专题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5-04-17  作者:jingji  点击:

为深化教师学术交流,学院持续开展主题学术讲座,通过前沿课题研讨与典型案例互鉴,激发教师科技创新能力,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学术智慧与实践动能。2025年4月16日15:00,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林霞副教授在5号教学楼407教室,开展了题为《家庭农场与特色产业融合助力乡村经济发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聚焦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融合路径,吸引了大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师生参与。

首先讲座从政策解读切入,以近年中央一号文件为脉络,深度剖析了国家层面对家庭农场的战略定位。赵老师指出,从“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到“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政策正从单一补贴转向系统性支撑,政策红利的精准释放,让家庭农场从“单打独斗”转向“链式发展”。接着,赵老师以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蔬有道农业家庭农场”为例,从发展模式、产业带动、品牌建设三个方面,详细解构其三年间的跃升之路,还原了蔬有道农业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托管+订单种植”整合2300亩耕地、联合山西农业大学技术团队改良番茄品种、实现产值提升67%并带动百余户农民增收的实践路径,生动诠释了政策、科技与市场协同发力的现实价值。

在探讨产业融合路径时,赵老师用“五个齿轮”比喻五大模式——忻州糯玉米加工成可降解餐具的产业链延伸齿轮、吕梁红枣依托地理标志打造高端伴手礼的品牌带动齿轮、朔州奶牛场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一瓶一码”溯源的科技驱动齿轮、大同黄花基地开发沉浸式采摘剧场的农旅融合齿轮、运城苹果园开设“果树认养+自然课堂”的亲子教育齿轮。赵老师指出,这五大齿轮的咬合运转,离不开政策润滑油、技术轴承和品牌防护罩。因此,在家庭农场未来发展展望时,她进一步强调“政策是基础、技术是核心、品牌是保障”的融合逻辑,指出家庭农场将向“乡村CEO孵化器”、“产业生态圈节点”转型,并建议经营者关注农业数字化与金融扶持政策机遇。

在互动环节,参会师生就“家庭农场主培育机制”、“特色产业同质化竞争风险”等问题展开深度探讨。赵老师以江苏溧阳青虾养殖联合体、四川郫县豆瓣非遗工坊等案例回应,指出“差异化定位+文化附加值挖掘”是破解同质化难题的关键策略。经济与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王怡老师总结称:“这场讲座既提供了学术研究的新视角,也为地方政府与企业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框架。”


上一条:【师德师风学习】涵养师德底色,赋能教育发展

下一条:【师德师风】互联网金融教研室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学院路8号

 电话:0354-5503622 邮编:030800 

晋ICP备10201225晋公网安备 140726020001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