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在当前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严重的背景下,“银发浪潮”扑面而来,6月30日—7月1日,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行政管理专业班级充分利用学校小学期课程的独特优势,深度融合校内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促进理论课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将《社会调查与统计》的课堂延伸至广阔的社会实践之中。同学们分组分批去往晋中市太谷区大威村和榆次区西长寿村通过走访调研、座谈交流、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当地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和需求。
一、名师引路:任课教师与专家团队的双重指导
为了确保即将开展的农村养老问题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赵欣携手社会保障专家苗迎春教授,以及温双艳、冯娜、张杏利等专业教师,于6月27日提前踏上了前往榆次区西长寿村的踩点之旅。通过此次踩点,老师们全面考察了调研地点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情况,深入了解老人生活现状与需求,并与村委会沟通明确活动细节与安全措施,为活动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彰显了学院对实践教学的严谨态度。
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融
6月30日,在张杏利老师和冯娜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全面投入到前期准备工作中。两位老师围绕养老主题,系统地讲述了相关理论知识,为学生们搭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随后,老师们分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同学们展开前期筹备,从确立调研选题这一核心环节开始,便严格把关,确保每个小组的选题既具有现实意义,又能体现专业深度。在调查过程设计阶段,老师们更是事无巨细,从调查问卷的每一个问题设计到访谈提纲的每一句提问,都给予了仔细的指导和建议。同时,老师们还强调了文献资料收集的重要性,鼓励同学们广泛阅读、深入分析,以丰富的学术资源支撑调研的深入性和全面性。在老师们的全程陪伴与指导下,同学们信心满满地迈出了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不仅展现了极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高效执行力,更体现出了青年学子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和积极担当。
随着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完成,7月1日,同学们满怀激情与期待,分批前往晋中市太谷区的大威村和榆次区西长寿村,正式开启了实地走访调研之旅。抵达西长寿村后,苗迎春教授在强调本次调研的目的与意义之余,还向同学们传授了一系列实用的调研技巧,如礼貌用语、团队协作等,为同学们即将展开的调研活动助力加码。
三、基层对话:透视村委会工作与社会治理的微观世界
随后,村委会工作人员们以极大的热情与耐心,为同学们解答了关于基层工作与社会治理的种种疑问,让大家对西长寿村基层运作的脉络有了初步而清晰的认知。通过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同学们对当地老年群体的经济状况、医疗保障体系及养老服务设施的现状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为后续调研工作指明了方向。过后,大学生们带着饱满的热情与责任感,深入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他们手持提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与村里的老人们围坐一起,耐心倾听老人们的心声,仔细询问他们的养老需求与生活困惑。这份真诚的交流,不仅让调研数据更加真实可信,也拉近了青年学子与乡村老人之间的距离。
与此同时,前往大威村的同学们也展现出了同样的热情与执着。他们自主组织、团结协作,在村中自由穿梭,逐户走访,以亲切的态度和真诚的话语,与老人们促膝长谈,认真记录着他们对养老问题的看法与期待。除了广泛的随机走访,同学们还特意安排时间前往大威村的村委会,与村干部进行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在这里,他们不仅获得了关于当地养老服务整体情况的全面介绍,还就一些具体问题得到了村干部的耐心解答,为调研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田园体验:劳动教育中的乡村振兴足迹
此外,同学们还走进广袤的田野与葱郁的林间小道,亲身体验了新农村的勃勃生机与乡村振兴带来的显著变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们邂逅了一片硕果累累的杏林,在这片金黄色的海洋中,他们积极参与了摘杏的劳动教育活动。手持篮子,穿梭于杏树之间,他们不仅体验到了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从沉甸甸的果实中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与农民生活的日益改善。
随后,学子们还参观了高科技含量的蔬菜大棚。在这里,一排排整齐的作物在智能设备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展现了现代农业的先进与高效。走出大棚,一排排居民楼房映入眼帘,它们整齐划一,与宽敞的街道、多样的休闲场所共同构成了乡村的新面貌。村民们或在街道上悠闲地散步,或在树荫下谈笑风生,那份松弛与满足,正是乡村振兴成果最生动的体现。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同学们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乡村的变化。从村民的言谈举止中,他们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是精神面貌的焕然一新。
经过两天的实地调研,同学们对农村养老问题的复杂性与紧迫性有了更为深刻而直观的认识。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同学们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同学们深刻意识到,农村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与持续关注,而他们也将把这份责任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把调研成果整理成详尽的报告,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