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与管理学院在5教303教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教师挂职锻炼分享会。此次分享会旨在促进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为全体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会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刘鸿雁老师首先分享了她在山西好滴科技有限公司为期20天的挂职锻炼经历。她深入公司内部,详细了解了生产流程、产品特点、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为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她的分享让参会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深入了解企业实际运营,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刘星晨老师则分享了她在智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人脸识别项目的经历。通过挂职锻炼,她不仅增强了Python语言的实战能力,还进一步意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她表示,这次经历让她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教师,必须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将最新的技术和知识融入到教学中。

行政管理专业张杏利老师围绕“从理论到实践”的主题,介绍了她在华晟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锻炼心得。她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赵林霞老师通过下企业锻炼,紧密结合学科背景和人才培养方案,凝练出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转型》以及《农业企业转型升级:多业态融合》的教学案例。她的分享为参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资源和启示。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李笑晓老师通过在原平市怡融商贸有限公司的实践,深刻总结了自己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进一步安排了新的教学计划。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宋帅老师则分享了他对于实验教学工作和实践教学项目及教改项目开发的感悟。他强调,“自由是敲代码提供的情绪价值”,鼓励教师们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张楠老师分享了仓库管理与物流行业实践心得。她表示,通过此次锻炼,她深入了解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挑战,为今后的教学研究提供了实际案例和理论支持。

此次暑期教师挂职锻炼分享会不仅为参会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产教融合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为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