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下午3:00,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谢晓军以“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挑战”为主题,在5号教学楼106教室开展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吸引了学院教师们积极聆听,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讲座伊始,谢晓军结合有关数据指出,当前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存在显著短板。她讲到,高校培养目标差异悬殊,有的侧重公共安全,有的偏向企业管理,缺乏统一能力标准;课程体系呈现“拼盘化”特征,课程间逻辑断裂,前沿领域覆盖不足;实践教学多停留在模拟演练层面,与真实应急场景存在脱节;专业教师具备行业经验的不足三成,跨学科协作能力亟待加强。

针对上述问题,谢晓军从高校视角提出三项系统性改革建议,具体举措包括:构建"基础-专业-实践"三层课程体系,开发"智慧城市应急模拟"等跨学科课程;推行"导师制+项目制"教学模式,与消防、地震等部门共建实训基地;探索"行业导师进课堂""教师挂职锻炼"等双向交流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谢晓军就以上系统改革举措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享,为破解当前应急管理人才培养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在互动环节,教师们围绕“如何平衡理论深度与实践需求”“应急管理专业认证标准制定”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秦晓娜教师表示:“通过本次讲座,深刻认识到应急管理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领域,需要构建更系统的培养体系。”
通过本次讲座,教师们对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仅拓宽了学术视野,增强了跨学科合作意识,还激发了教学创新的灵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